中国江苏网讯近日,女大学生晓文(化名)遭遇了难题,她的手臂上有一颗直径1厘米左右、上面还有几根毛发的黑痣,原以为只要“点”一下就能去除,然而常州一院的医生却告诉她,可能需要手术切除,她陷入了纠结。
整形美容科主治医师周虹解释:“其实晓文的情况很常见,一到暑期,经常有人为去除黑痣而就医。然而,很多人对黑痣一知半解,究竟哪些要治,有讲究!”
其实,黑痣,黑代表黑色素细胞,这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良性增生产生的病变,它一般分为皮内痣、交界痣和混合痣。其中,皮内痣位于真皮内,边界清晰光滑,小于1厘米,有毛发生长,不易恶变;交界痣在表皮与真皮交界处,直径1-2厘米,表面平坦或稍高出皮面,光滑无毛发,色素分布不均匀,可恶变;混合痣是以上两种类型的混合,可恶变。
黑痣中有一种恶性黑色素瘤,它是指由黑色素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,多由普通黑痣受各种刺激后产生,好发于手掌、足底、指甲下、阴囊、阴唇、黏膜等处,属于高度恶性肿瘤。它致死率高、进展速度快、治疗方法有限。
理论上,普通黑痣都有恶变倾向,那么该如何识别恶性黑色素瘤?周虹说,普通黑痣形态不一,大多没有不适感,形状变化不大。但如果发生以下变化时,提示有恶变倾向:迅速增大,色素加深,发生疼痛、瘙痒、感染、溃疡、出血,出现黑色晕环、卫星征,周围淋巴结肿大。而恶性黑色素瘤的特征更鲜明——不对称性,不规则的边界,不均匀的颜色,直径大于6毫米。
所幸,经医生判断,晓文的黑痣是皮内痣,一般不易恶变,可以不做处理。但如考虑美观,也可以选择积极治疗。
周虹表示,治疗方案因痣大小而异。手术彻底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,尤其对于直径3毫米的黑痣,切除后运用美容缝合的方法,术后疤痕不明显,远期效果常常比“点痣”遗留的痕迹更小,且复发率低。直径小于3毫米且非常浅表的黑痣可以选择非手术治疗,包括激光、射频、化学烧灼等方法,优点是操作方便,缺点是不能保证彻底去除,如经常复发而接受多次治疗,易加大恶变的可能。因此,目前有观点认为对于祛痣者,不论黑痣大小都推荐手术彻底切除,尽量减少非手术治疗对黑色素细胞所带来的刺激。
门诊上常接到年轻爸妈的咨询,“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,身上有痣需要处理吗?”周虹说,以下三种情况建议积极治疗,一是特殊部位:手掌、足底、会阴部、甲床、易摩擦部位、经常暴晒的部位等,这些部位的黑痣恶变的可能性大,如发现明显变化需早期切除;二是一些部位的黑痣,随着年龄逐渐增长而增大,即使无明显恶变倾向,也应尽早切除。
有明显增大趋势:一些部位的黑痣,虽没有恶变倾向,但随年龄逐渐增大,如增大趋势明显,预计将来手术难度大的,即使孩子年幼,也应考虑早期全麻下切除;三是影响孩子交际及心理健康:一些明显的黑痣不仅影响外观,还常常被他人嘲笑,导致孩子自卑、羞于交际,可考虑治疗。
周虹还提醒,预防性切除有恶变倾向的黑痣是治疗的关键,不要轻信广告中的祛痣方法,不当的化学产品会诱发黑痣变化,医院治疗。
(项守奎沈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