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4.越鞠丸(芎术丸)《丹溪心法》(II)
香附川芎苍术栀子神曲各等分
行气解郁越鞠丸,香附苍芎栀曲研。
气血痰火湿食郁,随证易君并加减。
上为末,水丸如绿豆大。
行气解郁。
六郁证。胸膈痞闷,脘腹胀痛,嗳腐吞酸,恶心呕吐,饮食不消。
本方证乃因喜怒无常、忧思过度,或饮食失节、寒温不适所致气、血、痰、火、湿、食六郁之证。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。气郁而肝失条达,则见胸膈痞闷;气郁又使血行不畅而成血郁,故见胸胁胀痛;气血郁久化火,则见嗳腐吞酸吐苦之火郁;气郁即肝气不舒,肝病及脾,脾胃气滞,运化失司,升降失常,则聚湿生痰,或食滞不化而见恶心呕吐。反之,气郁又可因血、痰、火、湿、食诸郁导致或加重,故宜行气解郁为主,使气行则血行,气行则痰、火、湿、食诸郁自解。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,若气行湿化,则痰郁随之而解,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晶,此亦治病求本之意。
本方的配伍特点:以五药治六郁,贵在治病求本;诸法并举,重在调理气机。
本方是主治气血痰火湿食“六郁”的代表方。临床应用以胸膈痞闷,脘腹胀痛,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。
若气郁偏重者,可重用香附,酌加木香、枳壳、厚朴等以助行气解郁;血郁偏重者,重用川芎,酌加桃仁、赤芍、红花等以助活血祛瘀;湿郁偏重者,重用苍术,酌加茯苓、泽泻以助利湿;食郁偏重者,重用神曲,酌加山楂、麦芽以助消食;火郁偏重者,重用山栀,酌加黄芩、黄连以助清热泻火;痰郁偏重者,酌加半夏、瓜蒌以助祛痰。
75.金铃子散《太平圣惠方》,录自《袖珍方》
金铃子玄胡
金铃子散止痛方,玄胡酒调效更强。
疏肝泄热行气血,胸胁脘腹痛经良。
为细末,每服三钱,酒调下。
疏肝泄热,活血止痛。
肝郁化火证。胸腹胁肋诸痛,时发时止,口苦,或痛经,或疝气痛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
本方证因肝郁气滞,气郁化火所致。肝藏血而喜条达,主疏泄,其经脉布两胁、抵少腹、络阴器。肝郁气滞则疏泄失常,血行不畅,故见胸腹胁肋诸痛,或因情志变化而疼痛加剧、时发时止;气郁化火,故见口苦、舌红苔黄、脉弦数。治宜疏肝气,泄肝火,畅血行,止疼痛。
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之胸腹胁肋疼痛的常用方,亦是治疗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基础方。临床应用以胸腹胁肋诸痛,口苦,苔黄,脉弦数为辨证要点。
本方所治疼痛范围甚广,可根据具体病位适当加味。如用于治疗胸胁疼痛,可酌加郁金、柴胡、香附等;脘腹疼痛,可酌加木香、陈皮、砂仁等;妇女痛经,可酌加当归、益母草、香附等;少腹疝气痛,可酌加乌药、橘核、荔枝核等。
若肝气郁滞属寒者,则不宜单独使用。
76.厚朴温中汤《内外伤辨惑论》
厚朴姜制陈皮甘草炙茯苓
草豆蔻干姜木香生姜
△干、生姜同用
厚朴温中陈草苓,草蔻干姜木香停。
加姜煎服治腹痛,脘腹胀满用皆灵。
合为粗散,每服五钱匕(15g),水二盏,生姜三片,煎至一盏,去滓温服,食前。忌一切冷物。
行气除满,温中燥湿。
脾胃寒湿气滞证。
脘腹胀满或疼痛,不思饮食,四肢倦怠,舌苔白腻,脉沉弦。
本方证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。寒性凝滞,湿性粘腻,易阻气机,若寒湿着而不行,困于脾胃,则致脾胃气机阻滞,升降失常,遂成脘腹胀满或疼痛、不思饮食、四肢倦怠等症。寒不温不去,湿不燥不除,气不行不畅,故当行其气、温其中、祛其寒、燥其湿。
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。临床应用以脘腹胀痛,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。本方重点在于温中,对于客寒犯胃致脘痛呕吐者,亦可用之。
若痛甚者,可加肉桂、良姜以温中散寒止痛;兼身重肢肿者,可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消肿。
77.天台乌药散(乌药散)《圣济总录》
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炒槟榔川楝子巴豆
天台乌药木茴香,川楝巴豆槟榔姜。
再用青皮为细末,一钱酒下痛疝尝。
上八味,先将巴豆微打破,同川楝子用麸炒黑,去巴豆及麸皮不用,合余药共研为末,和匀,每服一钱,温酒送下。
行气疏肝,散寒止痛。
①肝肾不足,寒凝肝脉。
小肠疝气,少腹引控睾丸而痛,偏坠肿胀,或少腹疼痛,苔白,脉弦。
②亦治妇女痛经,瘕聚等属寒凝气滞者
本方证因寒凝肝脉,气机阻滞所致。足厥阴肝经抵于少腹,络于阴器。若寒客肝脉,气机阻滞,则可见少腹疼痛,痛引睾丸,偏坠肿胀。张子和说:“诸疝皆归肝经”(《儒门事亲》),张景岳亦有“治疝必先治气”(《景岳全书》)之说。治以行气疏肝,散寒止痛。
方中乌药辛温,行气疏肝,散寒止痛,为君药。配入青皮疏肝理气、小茴香暖肝散寒、高良姜散寒止痛、木香行气止痛等一派辛温芳香之品,助行气散结、祛寒止痛之力,共为臣药。又以槟榔直达下焦,行气化滞而破坚;取苦寒之川楝子与辛热之巴豆同炒,去巴豆而用川楝子,既可减川楝子之寒,又能增强其行气散结之效,共为佐使药。诸药合用,使寒凝得散,气滞得疏,肝络得调,则疝痛、腹痛可愈。
本方为治寒滞肝脉所致疝痛之常用方。临床应用以少腹痛引睾丸,舌淡苔白,脉沉弦为辨证要点。
用于偏坠肿胀,可加荔枝核、橘核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;寒甚者,可加肉桂、吴萸以加强散寒止痛之力。
湿热下注之疝痛不宜使用本方。
1.四磨汤(《济生方》)
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
四味各浓磨水,和作七分盏,煎三五沸,放温服。
功用:行气降逆,宽胸散结。
主治:七情所伤,肝气郁结证。胸膈烦闷,上气喘急,心下痞满,不思饮食,苔白脉弦。
2.橘核丸(《济生方》)
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
桃仁厚朴木通枳实延胡索桂心木香
为细末,酒糊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温酒盐汤送下。
功用:行气止痛,软坚散结。
主治:寒湿疝气。睾丸肿胀偏坠,或坚硬如石,或痛引脐腹,甚则阴囊肿大,轻者时出黄水,重者成脓溃烂。
78.暖肝煎《景岳全书》
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
乌药沉香茯苓
暖肝煎中杞茯归,茴沉乌药姜肉桂。
下焦虚寒疝气痛,温补肝肾此方推。
水一盅半,加生姜三五片,煎七分,食远温服。
温补肝肾,行气止痛。
肝肾不足,寒滞肝脉证。睾丸冷痛,或小腹疼痛,疝气痛,畏寒喜暖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
本方证因肝肾不足,寒客肝脉,气机郁滞所致。寒为阴邪,其性收引凝滞,若肝肾不足,则寒易客之,使肝脉失和,气机不畅,故见睾丸冷痛、或少腹疼痛、或疝气痛诸症。治宜补肝肾,散寒凝,行气滞。
方中肉桂——温肾暖肝,祛寒止痛;
小茴香——暖肝散寒,理气止痛,二药合用,温肾暖肝散寒,共为君药。
当归辛甘性温,养血补肝;枸杞子味甘性平,补肝益肾,二药均补肝肾不足之本;乌药、沉香辛温散寒,行气止痛,以去阴寒冷痛之标,同为臣药。茯苓甘淡,渗湿健脾;生姜辛温,散寒和胃,皆为佐药。
综观全方,以温补肝肾治其本,行气逐寒治其标,使下元虚寒得温,寒凝气滞得散,则睾丸冷痛、少腹疼痛、疝气痛诸症可愈。
本方补养、散寒、行气并重,运用时应视其虚、寒、气滞三者孰轻孰重,相应调整君臣药的配伍关系,使之更能切中病情。
本方为治疗肝肾不足,寒凝气滞之睾丸、疝气或少腹疼痛的常用方。临床应用以睾丸、疝气或少腹疼痛,畏寒喜温,舌淡苔白,脉沉迟为辨证要点。
原书于方后说:“如寒甚者加吴茱萸、干姜,再甚者加附子。”说明寒有轻重,用药亦当相应增减,否则药不及病,疗效必差。若腹痛甚者,加香附行气止痛;睾丸痛甚者,加青皮、橘核疏肝理气。
若因湿热下注,阴囊红肿热痛者,切不可误用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