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上热下寒”,是一种非常矛盾的体质。
对于「上热下寒」体质的人来说,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:
上热爱上火:口腔溃疡、嗓子疼、牙疼、腮肿、流鼻血慢性中耳炎目赤红肿,眼干眼涩成年人也依然长痘痘甲状腺类问题头热、头痛、头胀、头晕甚至血压高下寒肚脐以下发凉,经常拉肚子腰部冷,膝盖凉女性痛经,男性阴囊冰冷潮湿手脚冰凉,特别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肤色暗沉,长黑斑,甚至有水肿便秘或是溏泄除了这些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:失眠上热下寒,上面,是满满的火,下面是一派寒气,上下部交通,心肾不交,自然很难睡着。身体各部分相互关联,相互影响。
怎么调理?
这要从造成“上热下寒”的原因说起。现代人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用得太多,有点用脑过度,就容易大量气血往上走。加上不运动,结果就是上半身过热,下半身火力不足。如果还吃得多、杂,身体中焦脾胃被堵住了,上面的热下不来,下面的寒上不去,就成了”上热下寒“。4种方法让全身都“通”了1、深蹲
见效快,最好每天做一做有一次我在电脑桌前工作了一下午,感觉整个脚像掉进了冰窟窿,便起身开始做深蹲,随着一下一下的蹲起,肩膀开始热乎乎的,这股暖流一直流向脚底,脚下麻酥酥的。做完了60个深蹲,下半身很快热了起来,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。
深蹲运动可以说是简单、方便、见效快的典型代表,“上热下寒”体质最好每天多做一做。一开始可以一次5到10个,分到5组做。循序渐进,慢慢增加到一次0个,分4组做。2、按揉腹部
具有这种体质和脾胃有很大关系,所以及时调理脾胃也非常的重要。在生活中,可以经常揉搓腹部,将腹部搓热,能顺通肠道,提高脾胃的功能。
、泡脚
若畏寒、四肢不温十分明显,泡脚是再合适不过的法子。“寒从脚起”,泡脚不仅可以温暖阳气,还可以把火从上面“拽”下来。
一般来说,泡脚水最适宜的温度大概是40~44℃,水面超过脚踝大概2~厘米最好,时间控制在15~20分钟,微微出汗为宜。
4.艾灸
对于「上热下寒」体质的虚浮之火来说,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把它引到应该去的地方,同时依靠外力驱散积聚在身体下部的寒邪,那么艾灸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了。